关西国际机场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关西国际机场(Kansai International Airport,関西国際空港,Kansai Kokusai Kūkō,IATA代码:KIX;ICAO代码:RJBB),常通称为关西机场或简称关空,是一座位于日本大阪府泉佐野市的机场,为京阪神都会区和关西地方的主要机场。它邻近有神户机场、大阪国际机场,坐落于大阪湾东南部的泉州近海离岸5千米的人工岛上。根据日本《空港整备法》,该机场被分类为第一种机场。 历史与建设 – 规划与动工:1960年代,随着关西地区的航空需求增长,大阪原有的大阪国际机场(伊丹机场)无法满足扩建需求,因此提出了建设“关西第二机场”的计划。1963年,该计划获得内阁会议通过。由于大阪周边用地紧张,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填海造地来修建机场,并最终选定了泉州近海作为场址。经过5年的填海工程,耗资1.8亿立方米的土方,填出了5.11平方千米的机场用地。 – 设计与启用:机场的第一期工程建有一条3500米长的跑道,航站楼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·皮亚诺和日本建筑师冈部宪明等设计,采用了高科技派的建筑风格。机场于1994年9月4日完工并启用,建设费用高达1.45兆日元(当时约合120亿美元)。 – 后续扩建: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,关西机场于1996年开始第二期工程,通过填海将人工岛面积扩大到1300公顷,以兴建第二条跑道及第二航站楼。第二条4000米长的跑道于2007年8月2日开始运作,成为日本第二条拥有4000米长跑道的机场。 运营与管理 – 营运单位:关西国际机场的营运单位为新关西国际机场株式会社,该公司于2012年4月1日成立,接管了原有的关西国际机场株式会社的营运工作。 – 统计数据:关西国际机场是日本第二大国际机场,也是日本第一个24小时营运的机场。根据官方统计,机场在2005会计年度中共有112,579次起降,总旅客人次达到16,428,399人。 特色与设施 – 海上机场与填海造陆:关西国际机场是第一座完全通过填海造陆建成的机场,与通常所说的“海上机场”有所不同。它的人工岛在地质条件不佳的大阪湾海底建成,因此面临沉降问题,但营运单位已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。 – 联外交通:机场与日本本土的地面运输主要依靠长度超过3.7千米的关西国际机场联络桥。桥梁设有上下两层,上层为汽车车道,下层为铁道路线,提供班次密集的接驳服务。 – 航空公司与航点:关西国际机场拥有众多国内外航空公司的航班,连接全球多个城市和地区。机场内设有多个航站楼,以满足不同航空公司的运营需求。 挑战与未来 – 地质问题:由于大阪湾海底的地质条件不佳,机场从建设之日起就一直在沉降。营运单位已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维修和建造防水墙,以确保机场的安全运营。 – 未来发展:随着航空需求的不断增长,关西国际机场将继续进行扩建和升级,以提高其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。同时,机场也将积极应对环境挑战,推动可持续发展。 综上所述,关西国际机场作为日本关西地区的主要机场,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,还承载着重要的航空运输任务。通过不断的扩建和升级,机场将继续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航空服务。
关西国际机场-大阪机场在哪里?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源誉物流 » 关西国际机场-大阪机场在哪里?